11月8日晚,魅力四射的文化盛宴“东江秋韵”师生才艺演晚会在歌舞《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中完美谢幕。晚会通过歌舞表演的形式,呈现了根植我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河源本土的客家特色文化。一场集视觉听觉享受的晚会圆满成功,离不开台前幕后所有工作者的努力和付出。

晚会现场
一帧一幕皆关心,领导高度重视
记者:赖部长,请您谈谈我校以“东江秋韵”为主题的才艺展演活动的感想。
学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赖新优:我校此次举办主题为“东江秋韵”的师生才艺展演活动,精彩纷呈,高潮迭起,获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全国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家代表和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此次活功是我校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一次具体行动,也是我校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次成果展示。活动的成功举办,一方面说明了我校有一批优秀教师群体,他们能承担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我校学生勤奋好学、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青春风采。

舞蹈《涯系客家人》
记者:陈书记,关于“东江秋韵”才艺展演,晚会节目是如何设置的呢?
团委书记陈晓峰:晚会圆满落幕基于我校长期重视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建设发展。晚会节目都不是突击排练,都是现有基础上进行精细加工。例如国旗护卫队、武术协会在学校的重视下多次在全省全国比赛中得到磨练。客家山歌和花朝戏的传承也是我校与地方剧团校企合作的结果。

花枪表演
记者:杜院长,本次“东江秋韵”晚会才艺展示成功举办,您有什么感悟吗?
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杜伟祥:感悟是一定有的。一是学校领导的重视和积极参与,策划这个晚会演出的构思以及内容的选定,领导也是提出了很多想法;二是老师的积极指导和组织排练,节目要出质量,老师肯定要参与排练,老师带着学生排练,指导学生排练,提高了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达到了表演的效果;三是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晚会的四五次彩排,像其中的一位老师是从深圳过来的,他虽然不是我们学校的老师,但很负责,不计报酬,无私奉献指导我们学生的彩排。来自东江中学的蓝金利老师,每次的排练都来积极参与。

歌舞《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记者:罗院长,您觉得本次“东江秋韵”才艺展演的成功之处表现在哪?
人文学院院长罗春娜:此次晚会具有较强的欣赏性,展示了我校师范生的技能基本功。其中由小朋友表演的《童心向党》很具有教育意义,教导了小朋友们要热爱我们的革命先烈和爱党。日后,大学生在继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要更加具有使命感,愿意自发自觉推广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尽己所能。而我校在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也在做出努力,比如“非遗”进校推广活动、开设类似花朝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堂等,从课堂激发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兴趣,从而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除此之外,此次“东江秋韵”的晚会不仅有学生参与,老师也参与其中,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参与度。

少儿情景舞蹈《童心向党》
一心一意做工作,幕后人员不喊苦
记者:邓老师,你们在排练时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呢?
邓钦芳老师:有的,因为很多学生都是可能参加了好几个节目,人员重复,天天进行排练,就是也是非常的辛苦,我们还得到了校外老师,客家山歌的丘雪云老师,花朝戏的廖瑞梅老师,跟紫金花朝戏团的大力支持跟指导,也花了很多时间,确实是很辛苦在排练节目,我们的舞蹈老师,林颖老师、李娟娟等老师都是很辛苦,还负责全场的舞蹈、伴舞及后台的一些安排。

花朝戏
记者:李老师,本次“东江秋韵”才艺展演筹备时有遇到过什么问题吗?
李娟娟老师:此次晚会在几个月前提出,但临近暑假,时间紧迫,没来得及排练新的节目,所以节目单上大多数的节目是我校以前获奖过的表演,并且节目的温习排练是在老师学生空闲休息时间进行的。不仅台上的表演者需要紧急排练,幕后的工作人员一样要来回练习。比如,《书法、速写展示》的节目道具繁多,工作人员从第一次彩排用了几分钟时间搬道具到训练成10秒完成。包括舞台效果的呈现、演出服装的选择等后期做了很多调整。

书法、速写演示
记者:梁老师,身为本次歌曲《中原的后代铁打的汉》的演唱者,您遇到过困难吗?“东江秋韵”才艺展演的圆满落幕您有什么感想吗?
梁山老师:整个学校下到学院,都非常重视此次全国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第九届学术年会,当接到此次年会要举办一场以“东江秋韵”为主题的艺术展演活动任务时,实话说,压力还是很大的,这区别于平时一般的演出,因为观众里头是有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36所兄弟院校1百多名的领导代表,和市里相关领导以及本校师生出席,而且安排本次的任务是演唱难度系数极高、饶老先生的客家民歌代表作品《中原的后代铁打的汉》,加之晚会前期天气气候时冷时热,“嗓子”也出现了充血等等问题都需要一一去克服,很感恩学校、学院领导对我的信任,让我有机会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向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远方朋友们展现我们河源的地方音乐,展现客家人勤劳刻苦、努力开拓的客家精神,以及河职人“厚德、强技、奋发、敬业”的精神风貌,作为河职人能够在这个舞台演出我感到相当荣幸!

男生独唱《中原的 后代铁打的汉》
记者:戴老师,在“东江秋韵”中的《书法、速写展示》节目中现场书写的字是怎么最终确定的呢?整场表演是否有遗憾呢?
戴学映老师:希望通过历任国家领导人不断强调的民族文化民族自信中找到内容题材的切入点,最终选择了《礼记》中的“格物致知”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内容摘录。格物致知体现的是古代儒家思想中君子对自身的基本要求,是君子修身治国的标尺,也是我校师范生需要践行的箴言。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文化是制度之母,国家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其中的自信和文化自信就来源于中华几千年来优秀的传统文化。遗憾就是鉴于晚会节目时长问题,展现内容较少,在表演性方面还略有遗憾。
学生们纷纷点赞才艺展演:太棒了

歌舞《共筑中国梦》
记者:同学,我知道你们是有参演“东江秋韵”才艺展演的,你作为参演者有什么感受吗?
16级美术教育五年制1班的王嘉倩、何熠颖:我们是那个书法、速写演示节目的一员,本次的展演是由戴学映老师推荐其书法工作室的一些同学上台表演,然后由于学员们基础较好,因此我们并不需要专门的书法练习,仅需考虑舞台效果进行彩排即可,表演完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记者:同学,看完了整场“东江秋韵”才艺展演,你有什么感想吗?
人文学院17级学子钟小丽:我觉得晚会的师范生们很棒!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嘛。我记得有一个女生独舞的节目,叫《行者》,当时看了就感觉很震撼,就是整个表演有一种形容不出的美感,然后武术不是还有个双截棍的单独表演,我觉得很酷啊,还有朗诵等等的节目,我都觉得很不错!通过他们的才艺展示,展示了我们学校丰硕的教学成果。

独舞《行者》
记者:作为观众,你觉得整场晚会怎么样?还有什么期待?
17级安全健康与环保专业许春银:其实正式表演之前就来看过节目的彩排,演员都很认真,每次彩排都像正式上台,无论是演员的服装、妆容那些外在装扮还是舞台灯光的布置、道具那些,都令我大吃一惊。没想到在学校还能看到还算蛮专业的舞台灯光和高档的音响。因为去的时候有点迟,全程都靠站着,脚虽然有点酸,但是看在节目很精彩的份上,脚酸点没关系。晚会整体的舞台美感还是很不错的,也期待以后我们学校多多举办类似“东江秋韵”的活动,让更多学生欣赏精彩的才艺表演。

合影留念
学生文字记者:新闻中心采编部
学生摄影记者:程乐宜、陈涌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