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万象城(中国)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万象城(中国)> 正文

2016年“校园十星”系列报道——“爱心之星”徐耀淦专访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杨彩进、杨璐萍通讯员:肖海彬责任编辑:日期:2017-03-06点击:

爱心以行不以言

                                     ——“爱心之星”徐耀淦专访

(学生文字记者 杨彩进 杨璐萍)爱是每个人美好善良的言行;爱是愉悦的思想、高尚的谈话;爱是我们人生的每一步指南;爱是这世界一切美好事物的起点。让我们心中充满爱,把世界装扮得更美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爱心之星”徐耀淦的爱心之路,做最好的自己,用榜样的作用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徐耀淦,来自于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14应用电子技术4班,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在校期间,徐耀淦致力于爱心之路,经常组织同学参与爱心大回收、爱心义教,甚至到“关爱双下村敬老院老人”、“河源助残康复中心”等一系列大型活动,常慷慨解囊并亲力亲为。熟悉他的人都说他将做好事、行爱心当成了生活习惯。

爱心、耐心、责任心是我的三大标签

徐耀淦认为,一个爱心志愿者需要具备三颗心,爱心、耐心、责任心。本着这个坚定的心,并因热衷于这条公益之路,徐耀淦加入了我校爱心协会。而他之所以将爱心、耐心、责任心恪记在心中,是因为他受到师兄师姐的影响。他认为三个缺一就算不上是一名称职的爱心志愿者了。

爱心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本着一颗爱心,耐心,责任心,在充满荆棘与坎坷的路上,依旧可以顺利前行。

面对质疑与打击,更加需要的是支持和理解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这条道路上,刚开始徐耀淦并不如电影般演绎的美好,处处都收到称赞。相反的是,在“爱心大回收”活动中,就有人认为不就是一个回收瓶子,也敢高谈爱心。徐耀淦,面对这些质疑,并没有选择与之争执,而是选择脚踏实地,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再小的举止也可以是一个爱心的善举。

在谈及助残义教之路上, 徐耀淦对自己最大的鼓励是,在义教上得到小朋友的认同,是对他的最大的认可,在给他们带去欢乐的同时,自己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并希望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到他们,使他们觉得自己和平常人没有不一样,用真心去对待需要他帮助的人。面对着别人的质疑,他用坚持,换来别人对他的认可和支持。

公益、学习两不误

在参加公益活动的同时,他也注重好自身学习上的安排。他反对同学利用课间时间去参加公益活动,那样就不是践行公益,而是糟蹋。徐耀淦起着表率作用,告诫他们,作为学生,最重要的还是学好专业知识,连自己都做不好,去关心别人的事情是可笑至极的。

在校期间,徐耀淦掌握了多项应用技能技术,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并在“电子电路制作”赛事获得第三名、“电子设计大赛”第三名、三等奖奖学金等多项奖状、荣誉证书。

“I belive i can do it.”这是徐耀淦与大家分享的人生格言。一个人拥有自己的良知与标尺,才会在向往的人生道路上长行下去,才可以更有力量到感染身边的人。

“爱心之星”徐耀淦接受采访

 

学生摄影记者:朱启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