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我校第十届校运会在田径场隆重开幕,这是一场力与美的交汇,这是一场运动的盛会。为期三天的激烈比拼,展现了我校运动员们拼搏向上、积极坚韧的良好精神风貌。运动健儿们是赛场上的焦点,此外,还有更多精彩值得关注。
【校运直击】 娱乐项目受好评
本届校运会新增了400米四人同步跑、8x50m袋鼠跳行、50米螃蟹赛跑和50米托球跑四个娱乐项目。这四个新项目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也为紧张的竞技校运增添了轻松的娱乐氛围。
27号上午,教工组老年50米托球跑。比赛方法是用羽毛球拍托网球跑,球不能落地。比赛中,有的教职工眼睛直盯着网球,唯恐掉落,引来场内场外笑声不断;平衡力较好的老师稳住网球后不敢松懈,一溜小跑,直接奔向终点。
50米螃蟹赛
跑引起了场上观众的兴趣,比赛还未开始赛道两旁就围满了观看的同学。此项目比赛规则为两人一组,背对背用躯干抵住一篮球,像螃蟹状横着跑。
据了解,新增的娱乐项目旨在活跃赛场气氛,增强体育运动的趣味性,体现处处有体育,人人可锻炼的体育思想,引导更多的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拥抱健康”。
 |
老当益壮托球跑 |
 |
螃蟹横行,妙趣横生 |
【校运评判】那一抹荧光绿——记学生裁判员
赛场上,那一抹荧光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他们公正裁判,运用专业知识在岗位上默默工作。红旗白旗,发出的是指令,举起的是责任,他们就是我校13级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裁判员。
总裁判员殷国龙老师在采访中谈到,本届校运会裁判员人数将近110人,学生裁判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对于学生裁判,他认为,体育生当裁判,专业性强,他们公正评判,让每一位运动员的真实水平得以最完美的体现。
 |
白旗红旗,向我看齐 |
 |
鸣枪 |
 |
赛后搬运道具 |
【校运花絮】摇旗呐喊,那些来自场外的最强音
在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当所有目光都聚焦到飞驰在红色跑道上的运动员们时,有一种声音我们不能忽略,这就是在赛场周围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的啦啦队。
“虽然我们没有直接参与校运会,但是能够给运动员们加油鼓劲也是一种参与的方式,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的呐喊声希望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动力,为学院争光!”人文学院的一名啦啦队员告诉记者。
奋力的呐喊,雷鸣的掌声,这些来自场外的最强音,定能为在赛道上的运动员们激发昂扬的斗志,将比赛坚持到底。
 |
场外强音,助力校运 |
【校运护航】 医疗队伍暖人心
赛道的两旁都有他们忙碌且美丽的身影,看到有人冲向终点,他们就飞奔上去细心询问,轻轻递上一杯水,缓解运动员们的疲惫。他们可是赛场上运动健儿们的“保护神”,他们就是医疗队的队员。
据医疗队负责人介绍,医疗队由励志团体、校医队、青协共88位成员组成。为期3天的运动会,与往届相比,运动员的受伤率所下降。
 |
让我扶着你 |
 |
红色身影,暖心关怀 |
【校运记录】哪里有新闻 我们就在现场——记校园小记者
第十届校运会已经结束,但运动场上的精彩画面并没有被时光带走。校运进行时,参赛运动员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而校园小记者则是校运会的记录者和见证者。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他们的笔尖记录了每一个赛事,他们的镜头还原了每一个瞬间,他们的声音传遍了每一个角落。
“校运会采访,需要整个赛场跑,感觉好兴奋啊,而且第一次以记者的角度去看待整场校运会,采访后两个小时内交稿,则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时效对新闻的重要性”,新闻中心一名成员在采访工作结束后谈到。
“比赛即将开始,请同学们不要随意穿越跑道”,“下面播放学生男子1500米决赛获奖名单……”主席台上,播音员不厌其烦地为全场传送讯息与温馨提示。据了解,本届校运会广播站共派出30人播送加油稿。
今年饭堂电视开始播出,为适应播出要求,校园电视台的记者们在运动会进行时拍摄素材,当天就进入演播室录制,并进行视频的后期剪辑。片子经过指导老师审核后,第二天同学们便可在饭堂电视看到校运会的精彩片段。
据悉,本届校运会五大学院共派出小记者64人,新闻中心共派出96人进行采访、报导,全方位、多角度地记录了整场校运会。
 |
摄影记者在拍摄起跑瞬间 |
 |
摄像记者在拍摄冲刺 |
 |
文字记者在采访运动员 |
 |
记者在现场报道 |
 |
播音员发布信息 |
文字: 新闻中心
摄影: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