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学校召开本学期第五次校务会。学校领导及各院部、处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陈德清校长主持。

会上,陈德清校长传达学习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文件精神,研究部署我校贯彻落实工作。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将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要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双高计划”每5年为一个支持周期,2019年启动第一轮建设,项目遴选坚持质量为先、改革导向,以学校、专业的客观发展水平为基础,对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好、重点工作推进有力、改革成效明显的省(区、市)予以倾斜支持。“双高计划”总体目标是,到2022年,列入计划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办学水平、服务能力、国际影响显著提升;到2035年,一批高职学校和专业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领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陈德清校长指出:“双高计划”是高职领域的“双一流”建设,是我校迈向“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目标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次重大历史机遇。各级各部门首先要清醒认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牢牢抓住“双高计划”申报机遇,坚持以质量为生命、以内涵谋发展;其次要研深悟透《意见》文件精神,准确把握“双高计划”的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理解吃透指标要求;再次要认真分析学院的办学特色、优势、亮点,总结学院多年来取得的成绩、成果、成就,做到家底清、基础实、数据准,确保扣准“双高计划”的每一粒纽扣;最后要有序组织,拿出时间表和路线图,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实施,力争申报“双高计划”项目取得成功,推动学校发展上新台阶。
在听取了值周领导及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后,陈德清校长针对接下来的重点工作提出几点要求:
一是坚持历史担当,彰显时代精神。任何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起承转合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多个部门和个人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不能孤立存在;虽然事业的成功未必就能在“我”或“我”的任期内实现,但是一个时代仍然有一个时代的历史主题,一代人仍然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要遵循事物科学发展规律,运用发展和联系观点看问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政绩观、名利观,甘于做铺垫性工作,甘于抓未成之事,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埋头苦干、久久为功,为“大我”而弃“小我”,彰显“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承担“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
二是强化档案管理制度学习,提高档案科学管理水平。档案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档案管理对促进管理规范及内涵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各部门首先要加强学习,组织学习高校档案管理相关法规、制度、规则,提高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档案工作涉及面广、敏感度高、政策性强,是记载历史、传承文明、资鉴后人的原始凭证,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做保障;最后要健全制度、规范管理,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建立健全档案立卷归档制度、档案查阅借阅制度、保密制度制度等各项制度,为档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践行现代职教质量文化理念,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是建立常态化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机制,引导和促进高职院校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提升内部质量保证工作成效的过程。各级各部门要正确认识“诊改”工作对学校发展的积极意义,树立现代质量文化意识,强化现代质量文化理论学习,研深悟透麦克雷戈提出的“人性假设理论”和“诊改55821”质量保证体系的理论内涵,并用以指导工作;要建立健全“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按照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等五个系统,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五个层面,以校本数据平台为依托,建设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逐步形成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